齒輪泵的內(nei) 泄漏直接決(jue) 定了齒輪泵的容積效率。通過對齒輪泵結構的分析,發現內(nei) 泄漏主要有3個(ge) 途徑:(1)通過齒輪端麵與(yu) 側(ce) 板之間的軸間間隙;(2)通過泵齒輪齒頂圓與(yu) 泵內(nei) 腔間的徑向間隙;(3)齒輪齧合處的接觸間隙。
齒輪端麵與(yu) 側(ce) 板之間的軸向間隙是由齒輪泵的結構決(jue) 定的,齒輪齧合處的接觸間隙由泵齒輪精度決(jue) 定,通過提高加工精度可以減小以上兩(liang) 種間隙。通過泵齒輪齒頂圓與(yu) 泵體(ti) 內(nei) 腔間的徑向間隙的泄漏量,與(yu) 齒輪參數的選取有極大關(guan) 係。
端麵間隙對流量泄漏的影響較大。這主要是由於(yu) 端麵間隙流量泄漏的途徑短而寬,資料表明,通過端麵間隙的泄漏可占總泄漏量的75%-80%。端麵間隙每增加0.1mm,容積效率下降20%,徑向間隙每增加0.1 mm,容積效率下降0.25%,轉子軸向端麵與(yu) 泵蓋間的端麵間隙約為(wei) 0.02--0.12mm。其泄漏量與(yu) 壓力的三次方成正比。間隙越大、壓力越高,泄漏越多,容積效率也就越低。對粘度較低的柴油泵尤其如此。間隙小可提高容積效率,但間隙過小,加工精度要求高,生產(chan) 成本增加,也易出現卡死現象。對於(yu) 高壓泵類,必須采用端麵間隙補償(chang) 結構的設計方法。在保證轉子靈活運轉、加工精度、裝配性及其靈活運轉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減小端麵間隙。
通常采用的自動補償(chang) 端麵間隙裝置有:浮動軸套式或彈性側(ce) 板式兩(liang) 種,其原理都是引入壓力油使軸套或側(ce) 板緊貼在齒輪端麵上,壓力愈高,間隙愈小,可自動補償(chang) 端麵磨損和減小間隙。齒輪泵的浮動軸套是浮動安裝的,軸套外側(ce) 的空腔與(yu) 泵的壓油腔相通,當泵工作時,浮動軸套受油壓的作用而壓向齒輪端麵,將齒輪兩(liang) 側(ce) 麵壓緊,從(cong) 而補償(chang) 了端麵間隙